星光不负赶路人,奋斗终获璀璨时。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度温州医科大学“十佳大学生”暨王老吉年度人物现场评选会中,我院2021级公共事业管理6班王驾炜同学以优异成绩斩获“十佳大学生”殊荣。从勤学苦读的课堂到躬身实践的舞台,从科研创新的前沿到服务社会的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能力与担当,为全院学子树立了榜样。
个人简介
王驾炜,中共党员,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完成实习。推免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获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市级和校级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或实际合作者身份发表北大核心等期刊论文8篇,主笔撰写的内参报告刊载于《温州社科成果要报》。曾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浙江省第十二届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等竞赛奖项19项。曾任校话剧社骨干成员,参编参演五四青春诗会、艺术叙事思政等大型文体活动6场,创作医学相关话剧作品4部,曾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三等奖等艺术类奖项。牵头成立院科创协会,荣获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等个人荣誉20项。
书海悟人文
作为文科专业的学生,他深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本科期间,他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他的推免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年级第三,并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高等数学、医院管理学等10门专业课程上取得满绩,27门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并因此荣获国家奖学金1次、省政府奖学金2次,校级奖学金3次,在推免中斩获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offer,最终选择赴清华大学继续深造。此外,他坚持把课外阅读作为日常习惯,平均每年读书10本以上,通过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博弈,锤炼对社会生活事件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同时,他从未放松英语学习,多次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英语能力竞赛,并荣获第十四届校级英语演讲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校级英语演讲大赛三等奖和第十届校级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
智创汇人文
在筑牢学业基础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学术探索。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伤医”、“杀医”事件让他痛心不已,他意识到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医学人文显得愈发重要。作为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的一份子,他坚信“人文是医学的另一双翅膀”,立志进行人文医学研究。三年间,他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以第一作者或实质合作者身份在《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人文》等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8篇,并受邀参加首届“弘扬红医精神,传承红医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等学术会议。同时,他以骨干成员身份参与打造全校目前唯一一个医学人文教育自媒体“医路吟歌”,构建了7个医学人文作品板块,目前已有112位医学生在平台上发表医学人文类作品共180篇,累计粉丝量达3000+,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此外,人文关怀的塑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对老年群体的社会关怀显得十分重要。基于“健康老龄化”这一主题,他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累计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项,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课题经费累计达6万元,相关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十三届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温州医科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科研竞赛奖项6项。在学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氛围的引导下,他也积极参与创业转化。以财务负责人身份参与创立温州眼之泉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干眼症防控进行创业实践。团队成功入驻学校创业园并创设“眼之泉”工作室,在学校内投放2台自助售卖机进行试点经营,团队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24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各类创业竞赛奖项7项。
躬行践人文
作为学生干部,他始终不辞劳苦、兢兢业业,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他多次参与策划开学第一课、迎新晚会和毕业典礼等学院大型活动,举办老龄讲堂、“卫”来有话说、“卫”来由我创等学生服务活动20余场,完成学院重组前后的大量工作交接,牵头创立了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科创协会、燃灯志愿服务社等全新组织,并始终秉持为同学带来便利的信念,完善了学院出席章、参赛章加分制度,简化了同学们的办事流程,连续两次获得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殊荣。
在大一大二两年间,他连续两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并在2023年以团长身份带领学院“医路前行,卫来有我”暑期社会实践团荣获校级“十佳暑期社会实践团”荣誉,他个人也连续两年获得了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20小时。他非常珍惜每一次走进基层的机会,坚持记录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坚持收集高质量调研数据,并致力于调研成果的政策转化,整理撰写的调研报告以全市唯一本科生身份获评温州市社科联年度“最受欢迎作品奖”,基于此撰写的咨政内参入选《温州社科成果要报》2025年第9期。
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实习后,他依然心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全程参与国家医保局委托项目“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调研”和长春市委托项目“长春市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的医保支付机制研究”,陪同国家医保局有关领导赴江苏、上海、广东、山东、云南、四川、甘肃、青海8省的基层村社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各地群众对于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涨幅与分档计划的意愿,并对群众进行医保政策的普及教育,同时收集各地有关医保基金省级统筹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数据、成效与建议,工作得到国家医保局相关领导高度肯定。
艺境养人文
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他不忘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一名戏剧爱好者,他自大一起便加入了校话剧社,并作为主要演职人员参与了包括2022年校五四青春诗会、2023年校迎新晚会暨艺术叙事思政第一课、2024年校开学第一课等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6场,参演话剧《风声》并代表学校出征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最终获得了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与戏剧不断邂逅的过程中,他愈发爱上了这门古老而深邃的艺术,立志用一幕幕话剧表演讲好中国医学人文故事。2023年6月,他作为主要组织者发起创办了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第一届“戏剧之夜”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从前有座山》、《时间都去哪儿了》等一系列展现人文情怀的话剧作品,2023年7月,他参与编导并担任主演的医学类话剧《生日快乐》登上2023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的舞台,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患有孤独症的青年在朋友帮助下逐渐走出阴霾接受自我的故事,最终获得了省三等奖的成绩。从演员到编剧到导演,三年的话剧生涯不仅使他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塑造了他的人文素养和叙事思维。